渔洋镇“冥婚”陋习清零,文明祭祀公约写入村规民约,共建和谐乡村新风尚

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大地,渔洋镇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。然而,在渔洋镇的一些角落,却存在着一种古老的陋习——“冥婚”。这种陋习不仅影响了乡村的和谐发展,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。近日,渔洋镇积极行动,将“冥婚”陋习清零,并将文明祭祀公约写入村规民约,为共建和谐乡村新风尚树立了典范。
“冥婚”,又称“阴婚”,是一种古老的婚俗,源于封建社会的迷信观念。在渔洋镇,一些家庭为了给逝去的亲人寻找配偶,不惜花费重金,举行“冥婚”仪式。这种陋习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,还导致了一些不良风气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渔洋镇党委、 *** 高度重视,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。
在整治过程中,渔洋镇通过多种渠道宣传“冥婚”陋习的危害,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。同时,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,让村民了解“冥婚”行为是违法行为。此外,渔洋镇还组织志愿者深入村组,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,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丧葬观念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渔洋镇的“冥婚”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。为了巩固整治成果,渔洋镇将文明祭祀公约写入村规民约,让文明祭祀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。文明祭祀公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一、提倡文明祭祀,摒弃封建迷信。村民在祭祀活动中,不得进行烧纸、燃放鞭炮等污染环境、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。
二、倡导绿色祭祀,保护生态环境。村民在祭祀活动中,应选择环保、低碳的方式,如鲜花祭祀、网上祭祀等。
三、弘扬孝道文化,传承良好家风。村民要尊重逝者,关爱生者,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。
四、加强邻里和谐,共建美好乡村。村民在祭祀活动中,要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,共同维护乡村和谐稳定。
文明祭祀公约的出台,得到了渔洋镇村民的积极响应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将自觉遵守公约,摒弃陋习,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。
渔洋镇通过清零“冥婚”陋习,将文明祭祀公约写入村规民约,为共建和谐乡村新风尚树立了典范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,还有利于推动乡村文明建设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渔洋镇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,成为我国乡村文明建设的典范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