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口镇“潜江草把龙”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老艺人传承技艺收徒30人

潜江,这座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美丽城市,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闻名,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艺术而著称。近日,潜江熊口镇的“潜江草把龙”这一民间艺术形式,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潜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潜江草把龙,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,源于潜江熊口镇,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它以稻草为材料,经过精心编织, *** 成各种形态的龙身,再配以鲜艳的服饰和独特的舞蹈动作,展现出浓郁的民间风情。在熊口镇,草把龙已成为当地人民庆祝丰收、祈求平安的重要活动。
近年来,潜江草把龙逐渐受到广泛关注,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。此次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是对潜江草把龙这一民间艺术的高度认可,也是对熊口镇老艺人们传承技艺的肯定。
熊口镇的老艺人李师傅,是潜江草把龙的代表性传承人。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草把龙 *** 技艺,经过多年的努力,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草把龙 *** 大师。为了传承这一民间艺术,李师傅毅然收徒30人,将毕生所学传授给新一代。
李师傅的徒弟们,都是熊口镇的年轻人。他们热爱传统文化,对草把龙 *** 技艺充满热情。在李师傅的指导下,他们从稻草的挑选、编织到龙身的 *** ,一步步学习,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。
“潜江草把龙入选国家级非遗,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誉,更是一种责任。”李师傅说,“我们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潜江草把龙。”
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民间艺术,熊口镇还成立了草把龙 *** 技艺培训班,邀请李师傅等老艺人亲自授课。培训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报名参加,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草把龙 *** 技艺,为家乡的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潜江草把龙的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不仅是对熊口镇老艺人们传承技艺的肯定,更是对潜江民间艺术的极大鼓舞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潜江草把龙这一民间艺术将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,成为潜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让我们共同期待,潜江草把龙在传承中不断发展,为我国的民间艺术事业贡献更多力量。同时,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,让潜江草把龙这一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
